查看原文
其他

亲历讲述:最后的一妻多夫,别样的温馨幸福

醍醐 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醍醐 2021-02-11

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

第 801 份礼物


●●●


川滇交界的深山中

一妻多夫的村落


我没有想到,在川滇交界深处,仍旧存在着一妻多夫的婚姻习俗。


在我的认知中,现代的夫妻关系基本都是一夫一妻。但在2014年,我随同清华的教授走访川滇交界,去调研纳西族东巴文经书的期间,我们走入了那些一妻多夫的村落。这对我来说,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,我对他们的一切充满着好奇。


一妻多夫村寨内日常生活场景


为什么这里是一妻多夫的制度?他们的家庭结构是怎么样的?这样的家庭幸福吗?他们自己怎么看待这样的婚姻制度?生下的小孩会不会分别看待……


在多次的走访中,我似乎窥见了他们生活的常态。


●●●



约瑟夫·洛克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,曾在川滇交界探险,并把俄亚这个村落的一妻多夫现象介绍给了全世界,因此,俄亚是较多人所知的保留着一妻多夫制度的纳西族村落。其实除了俄亚,这里还有更多隐秘的村落,同样延续着传统的一妻多夫制度。这些原始村落就散落在云南与四川交界的重重山野中。


远眺川滇交界


第一次去到这些村子的时候,我们从云南一个古老的摩梭村寨油米自然村开始徒步,走了4个小时才到。其中一个村子与俄亚隔着一条无量河。


这个村子甚至还没有通水电,有的老人连鞋子都没有,有穿鞋子的也都是自己缝的绣花布鞋。


村外场景


似乎这里很少有外人进来,所以我们进到村子的时候,就听到那些没见过外来人的小孩,边往屋子里跑边喊:猩猩来了!


这个村子不大,人也不多,最多有50多口人。村民看到我们,基本全部都跑回家了,把门开一条缝,或者在窗户的地方观察我们。他们一看到自己被注意到,就会马上跑开。


村子很少有人出去,也很少有人进来,几乎与世隔绝。这让我觉得这里特别原始,时光好像倒流到洛克当年在川滇交界探险的那个时候。


村外堆起的玛尼堆


我尝试着和村民交流,但是他们比较害羞,很多也不怎么会说汉语。后来我发现,他们虽然是纳西族,但是信仰却是藏传佛教。我之前在西藏待得比较久,所以当听到他们有人在念玛尼经的时候,我也跟着念。他们发现我会念诵经文,似乎觉得还挺好奇。


常年在外,我习惯穿一件藏红色的绒衣外套,颜色和僧人衣服的颜色一样,而且当时我的头发正好剃得很短。可能正是因为如此,我能感觉到他们心理上对我的亲近,我们之间的隔阂在慢慢消解。


一个一妻多夫家庭

晨起喝苏里玛酒


当真正拉近距离的时候,他们其实很愿意和我们分享交流的。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放开,我才能真实地了解到这里一妻多夫的习俗。



纳西族一妻多夫家庭


这里一妻多夫制度其实是指兄弟共妻,家里有兄弟两人或者多人的家庭,会根据情况共同娶一个妻子。结婚时,哥哥迎娶妻子,双方形成夫妻关系,另外的兄弟则默认也是加入了婚姻。结婚证上也只写哥哥的名字。


一妻多夫家庭的兄弟二人


村子里一位老人告诉我们:“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生活。大山里地少,不能分家,一分大家都活不起。兄弟几个住在一起娶一个妻子,土地集中了,还可以各自分工。有留在家里的;有外出走马帮的,一走就半年;有上山放牛的,要住在山上几个月,逢年过节才回家。 但家里始终有男人照看。万一有意外变故,哪个兄弟生病或去世,家依然是个完整的家。”


兄弟其中一人会承担起家里的农活


这样的观点在村子里面很普遍,村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,甚至是根深蒂固。我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,让自己了解地更多。


妻子为两位丈夫盛饭


这张照片,是老婆给两个老公盛饭,我觉得很温馨。那是2015年一个5月份的晚上,我正在他们家中聊天,到了饭点,女主人就邀请我留下吃饭。这里的习俗是晚饭时间,不管在谁家里,就留在他们家吃饭。我记得那天吃的是蛋炒饭,味道很香。



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藏族人很像,也吃糌粑,但是是舀一勺糌粑直接倒在嘴里。晚上吃完饭,我和他们说:“你们就假装我不存在,该怎么样就怎么样,我想拍你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。”他们很信任我,于是,便有了这样温馨和谐的画面。




我曾私下问过女主人:“两个丈夫你更爱哪一个?”她很诧异,似乎从没想过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:“我对他们是一样的。怎么可能会偏心其中一个呢?” 后来我还问过多位一妻多夫家庭中的妻子,她们的回答都如出一辙。


一妻多夫家庭妻子的日常


在他们看来,一家人和睦相处,共同生活,是一件让父母高兴、亲友羡慕的好事;一个女子能使共妻的几兄弟围拢在自己的身旁,和谐相处,是令人称赞和敬佩的,是一位能干、贤惠的好女子。



至于孩子,妻子也不刻意区分谁是谁的。孩子们叫户主爸爸,其余的为叔叔,爸爸和叔叔也并不计较孩子是谁亲生的,都一般疼爱。这样的家庭,亲情与责任是大于爱情而存在的。


被认定为蒙古人的一妻多夫家庭


这一家的三位老人,被认定为蒙古人。老人告诉我,他们的祖辈是蒙古人,远道而来到这之后,就受到了周围村子环境的影响,所以也沿承了一妻多夫的习俗。尽管现在无从考证他们的民族属性,其实我从老奶奶的脸型判断,应该就是蒙古人。


蒙古族妇女纺织情景

这个地区除纳西族外,

也有一部分被认定为蒙古族的人

老人们只有一个儿子,所以已经不是一妻多夫而是一妻一夫了。老人目前也仅有一个孙子,在成都上学。我想孙子之后应该也不会是一妻多夫了。其实在外面世界以及现代社会的冲击下,一妻多夫的婚俗也正在面临着极大的冲击的。


90后一妻多夫中的妻子与自己的两个孩子


然而在我们走访中,让我十分惊讶而且好奇的是,我们在另外一个村子里竟然还发现了90后的一妻多夫家庭。我以为一妻多夫只是存在于年纪大一些的家庭,没想到这个年代,这么年轻的90后,也会有一妻多夫的家庭。他们应该算是最年轻的一妻多夫家庭了。


纳西族家庭内部场景


后来我想,他们从小生活在一妻多夫的环境中,自己的父母也都是如此,所以对他们来说婚姻或许就应该是这样的,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现象。


我去走访的时候,这个90后妻子的两个老公都出去打工了。其实在近几年里面,共妻兄弟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,外面的世界也在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曾经这么与世隔绝的村落。



村子里有人悄悄告诉我,那些已经出去打工的人,有的会在外面有自己的家。但当我问到具体情况的时候,他们并不太愿意回答。


一妻多夫村寨内日常生活场景


我似乎窥见了一妻多夫婚俗的裂缝。其实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接受现代的思想,现代化开发的程度越来越快,闭塞落后终会被解决,或许100年后,一妻多夫的婚俗就会真正地在这片土地上消失。到那时,不知道那些我曾走访的村落,会变成什么样呢?


●●●



【相关阅读】


走过西藏,我终于看见了真正的生活

薛佳凝的修行:放下傲慢,喜乐自生

怪咖、疯子、爱人...拉萨的人间,很值得

专访 | 宗萨仁波切:我为什么要反复谈论死亡?

专访 | 松太加:我不拍西藏的美,我关心西藏的人

日本国民奶奶:温柔地迎接死亡,最后的时刻很美


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面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

寻找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


来自雪山的邀请:加入我们,为世界照一束光

查看醍醐开放职位


醍醐艺术中心·拉萨

拉萨市仙足岛环岛南路 0891 6626599

醍醐艺术中心·上海

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30号(衡山路口) 021 63152563

醍醐古城店·拉萨

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转经道东街13号 0891 6500134

醍醐衙门店·拉萨

拉萨市大昭寺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口 0891 6831926

醍醐古树店·拉萨

拉萨市大昭寺八廓街旁拉让宁巴古院口 0891 6549551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